6/7─8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所主辦『黃金小鎮故事取金之旅-客家玩美活動』,共兩梯次總計131人。活動內容包含富饒客家庶民文化的擠福菜DIY與認識在地產業-紅棗生態。透過零距離的互動大伙兒對休區的農村風貌、田園景觀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好樣的,一定要做到這麼完美嗎?!
6/7─8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所主辦『黃金小鎮故事取金之旅-客家玩美活動』,共兩梯次總計131人。活動內容包含富饒客家庶民文化的擠福菜DIY與認識在地產業-紅棗生態。透過零距離的互動大伙兒對休區的農村風貌、田園景觀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好樣的,一定要做到這麼完美嗎?!
4/28苗栗的天氣有風、有雨,卻無損來自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牙科部醫升及護理 人員與眷屬的旅遊興致。因為有熱情,所以大家的心裏像陽光一樣溫暖。朋友們─甘溫啦!
相見歡─以頂級客家點心熝湯匙招待遠客。
因為您〈們〉的相挺,頒張感謝狀是一定要的喔。
3/11一群來自台北的至交好友美食團一行16人特地到黃金小鎮做健康豆花DIY
雖然是大雨滂沱,看他們有的忙打卡.有的忙拍照,高昂的興致叫人真的超羨慕
所以說捩,旅遊的目的不在花費多少,不在出國與否,找到開心最重要啦
事關豆花成功與否,就連可愛妹妹都專注聽老師講解
下了幾天的雨,又濕又冷,好像人都發霉了,今天天氣出奇的好,好像夏天的感覺,孩子們個個高興的手足舞蹈,準備在今天的活動中大顯身手,來瞧瞧他們有多開心
老師認真教,學生認真聽,用心.專注的精神,一定要給你們推個讚啦
苗栗公館黃金小鎮農特產
牛心柿10月紅了
所謂的「牛心柿」是一種品種的名稱,是台灣本地種栽培面積最多的品種。喬木性,樹勢強,樹形高大而擴張;葉卵形~廣卵形;單生雌花,無雄花;果實大,果重約160g,果蒂凹陷,果形渾圓飽滿,無縱溝,果頂稍尖,呈心臟形,故稱為牛心柿,成熟時果皮轉為黃綠色,果肉淡黃色,糖度約11〜13度,肉質粗而稍硬。
加工產品—柿餅 / 柿乾
品名:牛 心 柿 餅 品名 : 牛 心 柿 乾
自行車路線圖<四條黃金親子線> 親切熱忱為您服務 旅客服務中心:037 一237641 出租自行車地點:茅鄉亭.紅棗食府.棗之禮
陶之鄉主人葉國鋌老師擅長各種陶藝創作, 尤其雕塑<達摩>, 手法更是精湛, 神韻微妙微肖. 館內展示上百件老師的精心創作.
蒞臨陶之鄉可以親眼見到雕塑過程, 也可以參與創作與體驗擂茶, 透過擂茶的程序及享用擂茶的時刻, 認識與了解客家文化.
地址: 苗栗縣公館鄉福星村9鄰278號
公館鄉有一位國寶級陶藝名師,吳開興老先生,於民國20年前創立福興陶瓷廠,初期以生產大水缸、甕、茶具,行銷各地於民國60年,傳承給長子吳松葵先生,量產「金斗甕」公賣局酒甕和生活陶器盛極一時。
現今長子吳松葵先生,傳承自吳開新老先生,技藝也傳承了老先生的熱心公益,造福鄉里,受到鄉親敬重。
愛玉樹(A咪的家)
(愛玉, 照片來自仕平部落格)
徐家觀光休閒果園〈AMY的家〉,果園面積佔地約1200坪左右,園內種植有紅棗、愛玉子、火龍果。完全為自產自銷,遊客來此可以體驗真正的農家人生活。天氣炎熱來碗愛玉凍消暑又解渴,可提供洗愛玉的體驗讓小孩子認識愛玉凍是如何洗出來的。來〈AMY的家〉體驗果園採果樂,也體驗農家的休閒生活。另外還有陶藝DIY體驗,可以燒製獨一無二的陶藝紀念品喔!主要採果時間:紅棗約7月中旬至8月底、火龍果約6月至11月左右、愛玉子為全年都有提供。也提供各項宅配服務可電洽詢問。謝謝!
DATA:
地址: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14鄰307-1號〈台72快速道路往大湖方向,石圍牆交流道下直走約200公尺即可到達。〉
在塑膠工業發達的今天,竹編製品漸為人們淡忘,公館鄉福基村的林阿成先生,年過七旬,仍不忘情竹編,這項技藝,曾是他賴以維生的工作,而今,則是興趣。
竹編的提籃、菜籃、籠子等往昔都是家戶必備的日常生活器具,雖然現在還是有人用,但是要買這些東西,除非有人指引,否則還是得在市場上尋覓一番。公館福基村的林阿成先生,即是看著竹編業逐漸式微。
林阿成先生年輕時也曾吃過公家頭路,但是因為當時薪水低,養家糊口不易,光復後,就回到家鄉西湖種田,17歲開始和鄰居學習竹編藝術,編些器物貼補家用。
後來舉家搬到公館鄉,竹編藝術更是吃香。由於公館出產水果多,桃子、柑橘、柿子等都需要竹簍裝運,每年大小都在做竹簍,趕工到十一、二點是常有的事。
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為出磺坑,而出磺坑則是因為原油口冒出硫磺色液體,當地民眾誤以為是硫磺而得此名。隸屬中國石油公司油礦探勘總處的台灣油礦陳列館就位在出磺坑,民國七十年時在此設立油礦開發陳列館,並於民國七十九年興建新館對外開放參觀,館中有測勘文獻、鑽井生產、油氣處理與海域探勘等主題展示館,展示石油測勘、鑽井生產、海域探斟、油氣處理資料和模型,可以了解油氣的形成、移棲、油氣田構造,及台灣百餘年來油氣探斟、鑽測、生產史。還有珍貴的原油標本,並保存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獻,詳實紀錄了台灣石油百年來探勘開採的歷程與變遷。
出礦坑礦場還保留有纜車道及實物展示的油氣井, 順著山坡爬升,往上走到終點高處平台,俯瞰後龍溪河床的景色,美不勝收。